一种加湿除湿一体化的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除湿一体化的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新风系统成为居家的首要,以此来改善生活中的空气质量;市场上新风系统大多以净化空气(去除pm2.5)、紫外杀菌消毒、加湿、调温等一种或者两种的功能,单一功能的新风系统已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其中水洗空气调节的新风系统,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的同时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大,导致其在湿度较大的地区无法推广。因此一款结构简单,具有加湿除湿一体化的新风系统,是有效解决其推广的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除湿一体化的新风系统,解决了上述新风系统有效除湿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湿除湿一体化的新风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加湿系统和除湿系统;所述加湿系统包括水箱、位于水箱上方的雾化室;所述雾化室内设有喷雾装置和用于引入外部空气的第一风道,所述喷雾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上方,所述喷雾装置与所述水箱连接;所喷雾装置的上方设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除湿系统包括除湿室、第二风道和冷凝装置,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位于所述除湿室内,所述第二风道的的入口位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风道的上方设有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的上方设有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位于所述雾化室内,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连接高压风机的出风口;所述喷雾装置包括高压雾化泵、雾化水管和高压雾化喷头;所述高压雾化喷头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上方,所述高压雾化喷头通过所述雾化水管与所述高压雾化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高压雾化泵的入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室的底面上倾斜设置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通过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高于所述挡水板;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和冷凝器,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上方,所述冷凝管与泠凝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设有渗透膜,所述渗透膜将水箱隔成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面上开设多个小孔。起到了将滴落在水箱顶面的水滴回收至水箱内部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雾化泵的入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所述挡水板通过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过滤装置由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层滤网组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高压风机、高压雾化泵、冷凝器电气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层滤网由下至上依次为40目纤维过滤滤网、60目纤维过滤滤网、超细纤维过滤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40目纤维过滤滤网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的倾斜角度为5~10度。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利用喷雾装置,形成雾化颗粒,悬浮在雾化室内,并与第一风道引入的外部空气充分混合,空气中的细微颗粒急剧吸附水雾成为较大的颗粒,较大的颗粒能够被过空气过滤装置拦截,从而达到加湿、净化空气的作用。经过空气过滤装置的新鲜空气中含有不被拦截的水雾,水雾经过冷凝管冷凝成液滴,液滴沿倾斜设置的挡水板收集至水箱中,不仅有效达到除湿的目的,也能循环回收滴液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3-第一风道;6-挡水板;7-第二风道;81-冷凝器-;82-冷凝管;9-出风口;11-雾化室;12-水箱;120-渗透膜;121-第一水箱;122-第二水箱;123-小孔;13-;41-高压雾化喷头;42-雾化水管;43-水管;51-40目纤维过滤滤网;52-60目纤维过滤滤网;53-超细纤维过滤滤网;30第一风道的出口;21-除湿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加湿除湿一体化的新风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加湿系统和除湿系统。加湿系统包括水箱12、位于水箱12上方的雾化室11。雾化室11内设有第一风道3,第一风道3的出口位于雾化室11内,第一风道3的入口连接高压风机的出风口;雾化室11内还是设有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高压雾化泵、雾化水管42和高压雾化喷头41;高压雾化喷头41位于第一风道的出口30上方,高压雾化喷头41通过雾化水管42与高压雾化泵的出水口连通,高压雾化泵的入水口与水箱12连通。雾化水管42的上方设有空气过滤装置,空气过滤装置用于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物和部分水雾。除湿系统包括除湿室21,除湿室21的底面上倾斜设置挡水板6,挡水板6通过水管43与水箱12连通。除湿室21内设有第二风道7,第二风道7的出口位于除湿室21内,且第二风道7的出口高于挡水板6。第二风道7的的入口位于空气过滤装置的上方。第二风道7的出口上方设有冷凝管82,冷凝管82与泠凝器81连接。冷凝管82上方设有出风口9,出风口9将处理后的空气送至室内。
水箱12内储存有液态水,水箱12内设有渗透膜120,渗透膜120可拆卸更换,渗透膜120将水箱12隔成第一水箱121和第二水箱122。水箱的顶面上开设多个小孔1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箱122的顶面上开设多个小孔123,小孔123的开设用于回收循环水。水箱12内设有水位线,并设置警戒装置用于监测该水位线,警戒装置优选水位传感器,当该水位线超出一警戒线时可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高压雾化泵的入水口与第一水箱121连通;挡水板6通过水管43与第二水箱122连通。
高压雾化喷头41设置在雾化室11的两侧,也能够设置在雾化室11的中部(即位于第一风道的出口30的正上方),高压雾化喷头41的数量至少为2个。第一水箱121中的液态水可由雾化泵通过雾化水管42输送至雾化喷头41喷出,从形成空气加湿系统。在加湿系统内,雾化后的水雾与风道的出口30排出的外部空气充分混合,使空气中颗粒物与水雾充分接触。
空气过滤装置由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层滤网组成,具体地,三层滤网为由下至上依次为40目纤维过滤滤网51、60目纤维过滤滤网52、超细纤维过滤滤网53,其中超细纤维过滤滤网53的单丝细度<0.9dtex。优选40目纤维过滤滤网51为弧形。水雾相混合后的空气通过此三层滤网过滤,水雾相混合后的空气中的大部分颗粒物及一部分水雾被除去,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在滤网上形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水箱12顶面,通过水箱122顶面上的小孔流入到水箱内部,达到自循环的目的。
净化后带有湿气的空气通过第二风道7进入到除湿系统,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7位于除湿室21的底部中间位置,且高于挡水板6一定高度(2cm)。冷凝器81固设于壳体1的内壁上,冷凝管82与冷凝器81连接,冷凝管82呈网格状设置,增大冷凝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冷凝管82与经过第二风道7引入的空气相接触,使空气中的水雾通过冷凝作用液化成水滴落至挡水板6上,由于挡水板6倾斜设置,冷凝水能够沿挡水板6通过水管43流入到第二水箱122内。本实施例中,挡水板6的倾斜角度为5~10度。
本发明的新风系统中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分别与高压风机、高压雾化泵、冷凝器81电气控制连接,电气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需要控制高压风机、高压雾化泵、冷凝器81的启动/关闭。
利用高压雾化泵,将液态水挤压进入高压雾化喷头42中,形成雾化颗粒,悬浮在雾化室11内,并与由高压风机输送的外部空气充分混合,空气中的细微颗粒急剧吸附水雾成为较大的颗粒,较大的颗粒能够被过空气过滤装置拦截,从而达到加湿、净化空气的作用。经过空气过滤装置的新鲜空气中含有不被拦截的水雾,水雾经过冷凝管82冷凝成液滴,液滴沿倾斜设置的挡水板6收集至水箱12中,不仅有效达到除湿的目的,也能循环回收滴液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咨询热线
133-6050-3273